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八百五十章 刺杀(上)

锦绣大明 第八百五十章 刺杀(上)(1/4)

    刚把七名锦衣卫当场处决,周围百姓正争前恐后地不断往前凑着呢,此刻刑场周围乱糟糟的一团,让那些维持现场秩序的兵卒都显得有些茫然无措,只能靠着人墙抵挡住不断涌上来的看客。

    而之前为了提防杨震他们在行刑之前或是过程中出手救人或是捣乱,侯昌让宣大忠把人几乎都安排在了紧靠高台的那一圈,如此,这些兵卒现在就完全被看客们包围得严严实实,这时候若是向他们下令集结,同时立刻赶去粮仓救援的话,只怕这儿就会更加的乱作一团,甚至不少百姓都可能因此出什么差错。

    而且即便他冒着可能带来的影响强行让军队离开,以此地狭窄的地形,和众百姓依然兴奋的样子来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抽身。所以这个念头只在侯昌的脑中一闪,就被他放弃了。

    但粮仓那边若生变故,他也吃罪不起啊,所以只有选第二个办法,那就是从城内其他地方先调人过去预防和支援,然后自己再带这里的人过去。

    拿定主意,侯昌便立刻挥手叫过身边两名心腹,拿出自己的令牌交到了他们的手中,然后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两人连忙答应,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迁延,赶忙就带了令牌急匆匆就往外钻去。

    虽然这儿聚集了数千人,要想调动军队离开有些困难,但只是两三人从空隙里穿行出去却不是什么难事。

    在做出相应安排之后,侯昌才稍稍安心,然后肃容站起了身来,冲还在议论纷纷,好不热闹的百姓伸手往下一按,开口道:“诸位且听我一言……”

    以往时候斩首人犯可不光只是杀人了事,让人瞧个热闹而已,还有着教化百姓的寓意在里头。所以一般来说,监斩官员在人头落地后总要开口对此事评述几句,以劝导治下百姓莫要再犯同样的罪过,起到警恶惩奸的作用。

    虽然播州城里杀的人犯并不在此列,可侯昌也有借题发挥的意思,便板着长脸开始劝告,或是说警告起城里百姓来。

    而就在他说这番叫城里百姓一定要忠于杨应龙,莫要帮着某些锦衣卫与自家对抗,不然眼前几人就是榜样的话的时候,位于看客人群最外围的一名年轻人的目标却已定在了两名正钻出人群的汉子身上。

    虽然现场有数千人之多,和那边的监斩台又有不短的距离,但侯昌和这两人的接触却并未逃过这个年轻人的双眼。因为他正是杨震,而为了这一刻,他也早已筹划多时了。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