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发难(上)

锦绣大明 第七百二十九章 发难(上)(2/4)

家所认为的那样大公无私,他对地方也是有亲疏之别。比如这一回,全国这么多省都因为粮食欠收而无法完成既定的粮税任务,却只有湖广一地被酌情减免了三成税粮,而其他各省,却连半成都没减。

    要知道,论起贫富来,湖广在大明朝一十三省里也算是名列前茅的富省了,尤其是在粮食产量上,湖广更是和江南鱼米之乡同等的存在。现在,像西北西南诸多贫困的省份都不能被减免,唯有湖广被张阁老破例减免,如何能不引来官员们的猜测和议论呢?

    而且,这一回,哪怕是再忌惮张居正的权威,官员们也都豁出去了,纷纷上疏,胆子小些的,只为某些穷困省份叫屈,而胆子大些的,则开始含沙射影地再次指出张居正别有私心了。

    这种事情,哪怕张居正再用手上的权力加以镇压却也不成了。究其原因,还是个地域亲疏的关系。

    朝中百官互相之间的关系总有亲远之别,而决定这一点的,除了各自的政见是否相合,以及科举时是否同科或是有师生关系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同乡关系了。

    古人的同乡之情可比后世之人要强烈得多了,尤其是对这些不远千万里在京城为官的人来说,能结交几个同乡好友,闲时以乡音互相说说话儿,可是他们这些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得回乡之人最好的慰藉了。

    所以,当大家发现自己的家乡在这次的事情上吃了亏后,自然不肯甘休,自然是要联合起来,对破坏规矩的张居正加以声讨的。你张居正可是我大明一十三省的首辅,而不只是湖广一省的首辅,怎能做出如此厚此薄彼的事情来呢?

    同时,受这些朝中大员的指使和撑腰,本来地方上的官员都要把粮税交到户部了,这时候他们也都以各种理由给拖了下来。反正就是摆出了一个态度,我们虽然忠于朝廷,却也不是傻子,可以任由人欺负而不反抗。

    面对这种情况,户部那边只能向内阁求助,希望张居正能赶紧摆平一切。而张居正也是感到一阵阵的窝火,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这事情到底是从哪儿泄露出去的。

    之前他所以敢给湖广放宽条件,就是因为觉着自己能够将这一事实掩盖住。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他张太岳还是很清楚的,也知道事情一旦声张出去一定会引来极大的麻烦。

    但他却也相信,只要自己把事情给瞒住了,别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出不了什么差错。他所以有这信心,-->>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