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动朝野

锦绣大明 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动朝野(2/4)



    杨震拿手揉了揉眉心,这才说道:“那些能将徐家彻底钉死的人证尚未入京,一切也还没有尘埃落定,我自然不会轻易去和张居正起冲突。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看着,等待,等待他们自己露出破绽来!”同时,他心里也有了打算,明天一早,就会动用手下一切可用的人手,去各条来京城的要道上寻找胡戈等人的踪迹,并护送他们回京城。只有当这些人证安然进京,才敢说这一场江南之行是彻底成功了。

    在说了这么多正事后,杨晨终于转移了话题,关心了自己兄弟几句,便一起来到了旁边的饭厅享用晚饭。而饭后,杨震自然是和张静云好一阵的耳鬓厮磨以慰相思之苦,直到夜静更深,方才尽兴交颈而睡。

    这一夜,是杨震从杭州离开之后,睡得最安稳和踏实的一晚……

    待到次日上午,经过一天一夜的散播和发酵之后,昨天金銮殿早朝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就迅速在京城的官民间传了开来,很快上自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就都知道前首辅,徐阶老大人家中竟做出如此违法乱纪,干犯国法的事情来,一时成了街头巷尾都有人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

    不少百姓也迅速对此事的结果做出了各自的猜测,有认为徐家这次彻底完蛋了的,也有觉着在张阁老的庇护下,他们依然能安然度过这一劫难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杨震大为赞叹,在一般百姓看来,官官相护才是官员们在查到罪案时的正常做法,而杨镇抚不但没有护着徐家,反而冒着极大的风险把这一罪状给揭露出来,足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忠君爱国,铁面无私之人了。

    一时间,在人们的表述中,杨震几乎成了大公无私,如前朝包公之类的角色。至于徐家,就立刻成了卑鄙无耻的代名词,被万千百姓所唾弃,反正在寻常百姓眼里,与正直的清官相对立的,都是十恶不赦之徒。

    不过在一些有见识的官员士绅眼中,杨震的角色可就要复杂得多了。他们当然知道杨震是有其深层目的的,无论是因为私怨还是为了讨好皇帝,这位锦衣卫镇抚如此行事必然不简单,也使大家对杨震更多了几分的戒惧之心。

    不过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对此事的真实性却是没有半点怀疑的。徐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杨震在朝会上不断亮出来的证据,都让人深信,徐家有通倭和犯海禁的罪名,至于一路之上的截杀,不过是对方为了自保而狗急跳墙而已。

    现在大家只关注两点,其一是那些杨-->>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