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三百五十七章 白登之围(下)

锦绣大明 第三百五十七章 白登之围(下)(2/4)

可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在缓缓地呼出又一口气后,刘应箕再次眯眼看向北方那已渐渐暗沉下来的天空,心里对自己道:“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战斗并没有像刘应箕所想的那般已经结束,明军在付出极大代价后,终于退上了白登山,从而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优势。而随着战斗的延续,京营这些战场初哥也终于从刚才的惊慌失措里走出来,开始有模有样地进行防御了。

    这些京营军士毕竟是从全国各地征召而来的精锐,虽然从未上过沙场,会有所胆怯,但在面对生死关头时,对生存的渴望却能叫他们战胜心中的恐惧。再加上杨震用镇定的姿态加以指挥,终于叫这几百名退上山来的明军的军心安定下来,开始放开手脚防御。

    虽然在兵力上明军还不如底下的鞑子,但论军械他们却要比鞑子优良得多。他们可是京营兵士,此番又是奉命保护钦差而来,朝廷自然是可着最好的兵器装备他们。而且这其中还有一百名神机营的兵士。

    在这个依然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年代里,大明军中的神机营是唯一装配有火器的特殊兵种。虽然此时的火枪无论是射程、杀伤力还是装填弹药的难度都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有时甚至都比不过弓弩更顺手,但在白登山这种居高临下的地形里,火枪却发挥出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每每当有一股鞑子靠着矫捷灵活的身手杀上山来,而明军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面面俱到时,杨震便会把那百来名火枪手派过去。在一阵乱枪之后,这些鞑子便只能在丢下几具尸体后仓皇撤退。

    看到己方能如此轻易就把敌人击退,明军上下的士气便会为之一振,恐惧胆怯之心便也随之消散一分。不过杨震却也清楚,这只是一时之计,他们离真正摆脱危险还有太远的距离。

    “砰砰砰……”在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后,临天黑前的一次鞑子的攻击再被明军击退。众军士在庆幸之余,都困顿地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这已是他们击退的第七次攻击,连上退上山来的战斗,他们与鞑子周旋了足足有两个时辰,他们的身心都已极度疲累。

    这就是杨震心里所担忧的其中一个问题了。若是常年在战场上打滚的士兵,此时应该还能保持一定的精力,但眼前这些人却不同,他们因为恐惧而消耗比正常动作要大得多。而且在守阵地的过程中,他们也不会有经验地保持自身的体力,从而更易疲惫。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