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锦绣大明 > 第一千零六章 郁闷的万历(下)

锦绣大明 第一千零六章 郁闷的万历(下)(3/4)

可操之过急,而当缓缓图之的原因所在了。”

    倘若杨震是在一个月前如此解释,当时正自信满满的万历是完全不会听进去的。但现在,已经受了挫折的皇帝却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番说话,还频频点头。随后,心里也是一阵自责,这么看来,完全是自己的失误,才导致了常洵可能将永远失去竞争太子之位的机会了。

    这个认识,让万历更觉心灰,神色也显得比之前更加灰暗起来,并不由自主地长长地叹了口气:“是朕一意孤行,致使事情变成如此模样,悔不当初没有采纳杨卿你的进言哪。”

    “陛下不必如此灰心丧气,事情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见皇帝已知错,杨震也不再继续打击对方,反倒安慰了起来。

    “怎么?还能有办法改变群臣的意思么?”万历的精神陡然一振,只要有万一的机会,他还是希望能让朱常洵当这个太子的。这一点,从历史上的他苦撑数十年就可看出来了,哪怕之后都立朱常洛为太子了,他都还在找机会,足可见万历不是个肯随意放弃的人。

    “倘若能说服朝中一些要紧大员支持常洵皇子,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善吧。”杨震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提出了一个不是太成熟的建议:“比如申阁老,比如六部的那几位尚书大人。若能让他们中几个为常洵皇子说话,朝中风向必然会大变。到时,陛下再出面说一下,此事便大有可为了。”

    想来也是可怜,堂堂天子在这种事情上居然需要去拉拢手下的臣子,让他们为自己说话,这放在后面的那个朝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这就是大明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可比皇帝的影响力要大得多了。

    万历倒没有因此而感到悲哀,他只是有些不确定地道:“这事可不好办哪!这些人也很清楚帮着常洵说话会得罪多少人,想让他们……难呐!”

    杨震当然明白这一点,但还是道:“这却要看陛下您的本事了,毕竟他们只是臣子,也得为自家子孙着想不是?”

    这一句话,却是提醒了万历,让他精神一振:“是啊,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这么看来,事情还是有可为的。”

    “不过,在此之前陛下要做的还是先消弭这一场太子之事所起的风潮,不然那些大人纵然再是心动,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哪。”杨震又提醒了一句。

    万历深以为然地一点头:“朕明白了。”虽然有些不舒服-->>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