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第二百九十一章:奇正相辅(2/4)
看出问题根源的人了。你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大唐重生的希望,这才是我让你进门的原因所在。”
李泽微笑不语。
“李帅,你说说,大唐落到今日之地步,究其根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章回突然问道。
“先生这个问题可就大了。”李泽道:“只怕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往大的方面来说,一个皇朝经历的时间太久,由弱到强,再到极盛,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政策和清醒的头脑,那由盛转衰便是必然的事情。矛盾是一直存在着的,在前期,大家都有着同一个目标,于是矛盾便被隐藏了,极盛之时,所有人都在享受着早先奋斗的成果,矛盾便被掩盖了,而到由盛转衰之时,这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由于积累了太长时间,终于便会爆发出来。处理不当,就有亡国之虞,古来无论如何强大之王朝,都逃不脱这个怪圈。”
“那往小的方面说呢?”章回道:“李帅认为问题又在哪里?”
李泽一笑:“如果往小的方面来说的话,大唐落到今日之地步,首当其冲要负责的,便是长安了。”
“不是节镇吗?”章回反问道:“节镇割据,各自为政,中央羸弱,枝强干弱,难不成不是这些节镇为祸吗?”
“节镇从何而来?”李泽反问:“节镇又是如何出现的?看起来当今天下民不聊生是因为节镇跋扈,下欺黎民,上骗中央,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中央朝廷在治理国政之是出现了大纰露,大问题,大乱子,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才导致了如今的乱局。先生本来在长安任职,为何要挂印而去,来这小乡村里种田?不就是因为对他们失望过甚吗?”
章回手里握着一把豆子,怔忡了半晌,才沉重地点了点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唐今日之败落,实是数百年的矛盾积累到如今一起爆发了而已。”李泽道:“遥想当年,大唐极盛之时,吏治清明,文官抚牧天下,武官镇压四边,大唐十六卫,任一支兵马拉出来,都足以震慑四方,但现在呢?堂堂朝廷,只能龟缩于长安洛阳等地苟安,战战兢兢生怕祸起萧墙,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用不了多久,只怕这长安,洛阳也不会不保。征兆已起,大乱不远矣。这一次我奉诏入京,却在洛阳的眼皮子底下遭袭,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大唐中央,早就颜面无存了。”章回摇头叹道:“李帅,我问你一句话,还望你真心-->>
李泽微笑不语。
“李帅,你说说,大唐落到今日之地步,究其根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章回突然问道。
“先生这个问题可就大了。”李泽道:“只怕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往大的方面来说,一个皇朝经历的时间太久,由弱到强,再到极盛,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政策和清醒的头脑,那由盛转衰便是必然的事情。矛盾是一直存在着的,在前期,大家都有着同一个目标,于是矛盾便被隐藏了,极盛之时,所有人都在享受着早先奋斗的成果,矛盾便被掩盖了,而到由盛转衰之时,这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由于积累了太长时间,终于便会爆发出来。处理不当,就有亡国之虞,古来无论如何强大之王朝,都逃不脱这个怪圈。”
“那往小的方面说呢?”章回道:“李帅认为问题又在哪里?”
李泽一笑:“如果往小的方面来说的话,大唐落到今日之地步,首当其冲要负责的,便是长安了。”
“不是节镇吗?”章回反问道:“节镇割据,各自为政,中央羸弱,枝强干弱,难不成不是这些节镇为祸吗?”
“节镇从何而来?”李泽反问:“节镇又是如何出现的?看起来当今天下民不聊生是因为节镇跋扈,下欺黎民,上骗中央,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中央朝廷在治理国政之是出现了大纰露,大问题,大乱子,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才导致了如今的乱局。先生本来在长安任职,为何要挂印而去,来这小乡村里种田?不就是因为对他们失望过甚吗?”
章回手里握着一把豆子,怔忡了半晌,才沉重地点了点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唐今日之败落,实是数百年的矛盾积累到如今一起爆发了而已。”李泽道:“遥想当年,大唐极盛之时,吏治清明,文官抚牧天下,武官镇压四边,大唐十六卫,任一支兵马拉出来,都足以震慑四方,但现在呢?堂堂朝廷,只能龟缩于长安洛阳等地苟安,战战兢兢生怕祸起萧墙,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用不了多久,只怕这长安,洛阳也不会不保。征兆已起,大乱不远矣。这一次我奉诏入京,却在洛阳的眼皮子底下遭袭,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大唐中央,早就颜面无存了。”章回摇头叹道:“李帅,我问你一句话,还望你真心-->>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