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五十五 雒阳北部尉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十五 雒阳北部尉(2/4)

这么多年以来经营名望所得到的东西,以及不久的将来自己将会得到的某些东西。

    果不其然,此之后,卢植就找来了郭鹏,和郭鹏商量起了为他举孝廉的事情。

    “虽然从太学直接做官也是一条道路,但是当今士人广泛认同的,还是孝廉之路,子凤,为师建议,你还是走孝廉之路比较好。”

    卢植如此建议郭鹏。

    郭鹏思考了一番,觉得卢植说的有道理。

    汉代士人以孝廉为做官的正途,其他的道路都是不正的路途。

    曹操本来完全可以走太学之路做官,但是为了走正途,不得不厚着脸皮找许邵,然后被举为了孝廉。

    这条路途对于郭鹏而言意义重大,郭鹏的名望已经很大,想要求举孝廉的话,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郭鹏已经不是六年前的郭鹏了,现在他所拥有的名望和资本已经不逊色于任何可以求举孝廉的士人了。

    于是郭鹏答应了卢植的建议,拜托卢植为郭鹏举孝廉。

    时间到了光和五年的冬十月,时年虚岁十九的郭鹏被卢植请自己的好友杨彪代为举孝廉,被选拔为尚书郎,入尚书台做郎官,成为了一名标准的士人。

    一般而言举孝廉之后,士人都会进入各郎署做郎官,学习礼仪,观察大臣是如何做事情的,类似于试用期.

    结束之后,经过考核,外放到地方做县令或者就在中央做官。

    郭鹏成为了尚书郎,在尚书台追随卢植一起工作,卢植很高兴,去什么地方都把郭鹏带着,这下子可以光明正大了。

    郭鹏的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跟在卢植身后走来走去,见各路官员,认识官署甚至是皇宫之内的各处建筑物,增长了不少见识。

    卢植感觉这样悉心培养之下,很快就可以把郭鹏外放到地方州县做县令,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三十岁左右调回京师,四十岁之前就能做九卿高官,直至成为三公的高官。

    在自己的门下出现一名三公级别的高官,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啊!

    卢植很满意。

    于是在一年之后,光和六年十月,郭鹏尚书郎任期满一年,经考核为上等,授职雒阳北部尉,即日赴任。

    得知此事之后,曹操第一个跑来给郭鹏祝贺。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