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三百六十二 进化的郭鹏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三百六十二 进化的郭鹏(2/4)

br>    而满宠雷厉风行的惩处曹洪的举措震慑了整个濮阳县文武官员们的内心,满宠的威名就此树立了起来。

    各家各户都在告诫家中族人子弟,千万不要犯法,被满府君抓住了,没有好下场。

    于是很多人为此称赞郭鹏公私分明,对郭鹏的政策拥护,不敢僭越。

    也有些人对此心怀疑虑,觉得郭鹏是不是现在就要对功臣下手,心有惴惴。

    尤其是一批降将降臣。

    为了打消不该有的疑虑,对自己未来的大业产生影响,郭鹏决定再次祭出道德法宝,抢占道德制高点。

    他写了一篇文章昭告麾下民众,将这套组合拳打完。

    这是郭鹏亲笔所写,稍微讲述了一下对曹洪此案的处置原因和目标。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段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危机公关了,但是因为这段话本身极高的政治追求和道德含量,变成了整件事情当中最重要的一环,画龙点睛的那一点睛。

    瞬间升华了这件事情本身,掩盖了郭鹏的目的。

    郭鹏是在告诉大家,他处置曹洪,不是为了什么权术,不是为了什么邪恶的目的,而是为了他心中的道德追求。

    郭某人羡慕古代贤人的气度和追求。

    天下还在战乱之中,野心家不知凡几,人人欲为将相,家家欲成王霸之业,这样的天下,只会战乱不休,能让他安心享乐吗?

    现在真的是可以放纵自己安心享乐的时候吗?

    怕是远远没有。

    他匡扶汉室的心意就此到头了吗?

    不,绝不。

    天下人尚未忧虑的时候,郭某人就要忧虑了,天下人都开心了,郭某人才会开心,这是古代贤士的追求,也是郭某人的追求。

    因此,他绝不允许先天下之乐而乐的事情发生。

    于是曹洪被抓了典型。

    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在读书人的群体之中-->>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