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三百五十 这并不能实现他的梦想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三百五十 这并不能实现他的梦想(2/4)

各大士族手里获取五经十四家法的教学团队,最正统最精髓的教育团队。

    眼下《孟氏易》的教学团队已经抢到手了,虽然能否派上用场还不一定。

    抢到手是一回事,让他们为自己服务为自己培养人才又是一回事。

    平原般县高氏家传《鲁诗》。

    琅琊郡东武县伏氏传《齐诗》。

    鲁国孔氏传《大夏侯尚书》和《毛诗》。

    陈留郡东昏县刘氏传《施氏易》。

    颍川张氏传《梁丘易》。

    河南开封郑氏、苍梧广信陈氏皆传《左氏春秋》。

    北海安丘甄氏、蜀郡成都张氏传《严氏春秋公羊》,颍川荀氏也传《春秋》。

    汝南细阳张氏、弘农杨氏、龙亢桓氏都传《欧阳尚书》。

    传习五经十四家法的家族还是有很多,汝南袁氏只是其中声望比较大,官运亨通的一家,并不是唯一。

    若是不能得到这些系统的家法教学内容,得到可以使用的教育团队,培养出第一批可靠的属于他的教育团队,郭鹏就无法打破教育垄断,也就不用说打破这个时代的僵局了。

    打不破这个僵局,他消灭一百个袁绍和袁术也没有任何意义,造纸术也没有用,印刷术也没有用。

    没有老师,没有教育团队,只有书,又有什么用?

    即使是现代也不能排除老师的意义,更何况是古代?

    识字倒是可以了,可是没有有效的统治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全靠自学成才,可能吗?

    当郭鹏得到了《小杜律》教育团队的效力的时候,郭鹏才终于意识到原来即使自己掌握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也无法真正打破教育垄断的局面。

    科技的力量很可怕,但是发挥科技的力量需要前提,需要契机。

    这个契机就是老师的存在。

    只有老师的存在,才能将重要的知识传授下去,培养出第一代的教育团队,以此代代传承,将之全面铺开,打开僵局。

    再以印刷术和造纸术为助推力,火速推动教育改革,则郭鹏有生之年,或许可以见到第一个出身黎庶而登上朝堂的状元。

    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郭鹏的手上掌握着一支足够可靠的教学团队。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