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百五十五 郭鹏由衷的感恩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百五十五 郭鹏由衷的感恩(2/4)

所以他由衷地佩服曹操,居然可以打败袁氏。

    汝南袁氏,是中国官僚史中的一个奇迹,从始祖袁安在汉章帝时担任大司空开始,其后四代总共七人达到三公的高位。

    也就是说,在东汉中后期长达一个世纪的时期内,这个家族竟类似世袭般连续担任三公高位。

    三公可以开府,袁氏又掌握《孟氏易》,有持经授徒之权,于是袁氏培植爪牙,罗织亲信,一手门生一手故吏,以至门生故吏遍天下。

    袁氏四代人经营之下的人脉关系网,使其在政界与文化界之号召力可谓无与伦比。

    到了袁绍这辈,他又凭借个人魅力,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将这张网发扬光大,而使得袁氏之声望日隆,如日中天。

    史载袁绍之母去世时,四方赶来送葬之人数竟达三万之数!

    而黄巾之乱以后,袁氏又有数人进入军界,袁绍为西园八校尉的第二把交椅,袁术为虎贲中郎将,掌握虎贲军,袁隗为后将军。

    他们趁着黄巾之乱,以庸碌的何进作为遮掩,行借鸡生蛋之举,明面上奉何进为举主,口称明公,实际上完全把何进当作一面便宜行事的大旗。

    袁氏,可怕。

    古来世族之盛,从未有如此者。

    在东汉二重君主制的政治规则之下,大量官吏以汉帝为第一重君主,以袁氏为第二重君主,袁氏实际上具备掌控汉政府的力量。

    郭鹏手握精锐战兵数千,为一郡之首,一州武将之首,从太学生进展到如今地步,不过数年之间,可谓是进展神速,前途无量。

    可是袁氏呢?

    借由他们四代人打下的基础,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瞄准了中央最高权柄,意图一战功成,剪除皇权羽翼,成为实际操控天下的权臣,视汉天子为掌中玩物。

    这是出身不同所带来的眼界和目标的差距,也是底蕴的差距,也是人望的差距,更是欲望的差距。

    郭鹏的人望是无根浮萍,全是吹出来的,袁氏的人望是扎扎实实的,全是政治利益交换来的。

    一人之力,和四代高官积累之力,正面对敌,如何抗衡?

    所以郭鹏知道要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小心翼翼地走。

    然后抬头看着袁氏踩着四代人望积攒下来的人力组成-->>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