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百四十六 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百四十六 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2/3)

邕扶起了郭鹏:“于公于私,我都愿意这样做,子凤,天下纷乱迭起,可以平定地方叛乱安定大汉朝的,必然是你,我没什么能为你做的,只有区区名声,若是能以区区名声相助于你,也是我所乐意见到的。”

    “蔡公……”

    郭鹏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但是蔡邕的一份心意不掺半点虚假。

    但是蔡公啊,我不是为了大汉朝才做这些事情的。

     我从来只为了自己,还有心中那份遥不可及的理想。

     郭鹏的心中稍微有了些阴霾。

    蔡邕看不出郭鹏心中的阴霾,便拉着郭鹏在他的府中转悠,然后又去了书房一起写字,之后弹琴做乐,弹着弹着,蔡邕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便叫下人把两个女儿叫出来。

    “这不太合适吧?蔡公的女公子都未曾出阁,我是外人,不方便见吧?”

    郭鹏觉得这样有些不太合适,蔡邕则不这样认为。

    “你于我家有救命之恩,更直接保护了阿琰,若没有你,阿琰没了命,阿琬又谈何出生?救命之恩,要当面感谢,更何况,子凤,你对我执弟子礼,不算外人。”

    蔡邕笑呵呵的说道:“我也与你说过,阿琰在琴艺上还是很让我满意的,有天赋,往日我让她在我身后弹奏琴曲,弟子们没有人不说好的,虽然她年纪还小,但是琴艺之上已经颇有些成绩了。”

    这倒是真的,在往来的书信之中,蔡邕会说很多和孩子有关的事情。

    比如将女儿们的名字告诉了郭鹏,这本来也不是可以告诉他的事情,但是蔡邕好像并不太介意。

    比如小女儿出生啊,给她们取名的构想啊,对她们进行教育的考虑啊,未来如何给她们安排夫家保她们一世周全啊之类的,浓浓的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蔡邕的一些教育孩子的理念也让郭鹏受益匪浅。

    之前他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让曹兰和小郭瑾到幽州来找他,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父亲不该缺位。

    现在小郭瑾已经五岁了,郭鹏想着自己也担任了上谷太守的职位,应该是时候把孩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亲自养育了。

    这一次郭鹏回雒阳就是打算这样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等孩子出生,曹兰养好身体,郭鹏会派人把他们接到上谷去,-->>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