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百四十一 他是军阀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百四十一 他是军阀(2/3)

    所以一些身份高有才华也有进身之阶的人是不会响应自己的。

    上谷郡这样的偏僻穷困人口稀少的边郡实在没什么吸引力,除非对方看好郭鹏的未来,进行投资。

     所以他还是把更多的希望放在了郭单身上,希望老爹能给点力。

     虽然眼下没有足够的人才,但是靠郭鹏勉强的安排,加上上谷郡人少,还是把上谷郡的行政给运转了起来。

    郭鹏发现上谷郡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水利设施等也非常陈旧,于是便安排军队里识字比较多的士卒跟着军官们去安定流民。

    号召他们到荒废的土地上定居,修建房屋,开垦田地,他从冀州订购了农具、种子和耕牛,交给民众在规定的区域内屯田,耕种出来的粮食按照比例分成。

    这是最早的屯田制度,郭鹏想到了这个制度,就决定在自己主掌的上谷郡内推行,对于屡遭战火的上谷郡来说正是最快恢复秩序安定的方法。

    大量流民因此得到了安置,在识字的士兵的安排和护送之下前往规定区域定居,开垦田地。

    郭鹏下辖的八县有四个县没有县令或者县长,只有少数吏员还在任,朝廷没有派来官员,大概是没什么人愿意来这种苦寒没有油水的地方做官。

    郭鹏手下没有人才可以表官,干脆就把这四个县当作自己的直辖区,直接进行管理,当作是屯田制度的试验区,为未来积攒经验。

    战乱之后最快恢复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方法之一就是屯田制度。

    当然,这样一来虽然可以恢复农业生产,让官府掌握大量的存粮,但是这也是剥削农民的一种方式。

    因为田地都是官府的,农具耕牛种子也是官府的,所以这些农民就等于是官府的佃农,所得大量上交,只有少数留归自己的口粮,实际上没什么生产积极性,只是糊口。

    但是在乱世之中,这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为了最大限度的掌握资源从而增加战胜其他军阀的力量,为了尽自己所能减少统一所需要的时间,郭鹏所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压榨当地的经济潜力和人口潜力。

    郭鹏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

    他将会成为军阀。

    以统一为目标的乱世军阀。

     军阀不是为了生产,不是为了-->>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