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433章 朱纯臣太阴险了!

《抢救大明朝》 第433章 朱纯臣太阴险了!(3/4)

,也没有配备骑兵,因此不具备出城野战的能力。

    而留驻应天的31个团之中,现在有25个团已经跟随朱慈烺移驻江北大营。朱慈烺则将他们分别编入了前师、中师、后师、第一师和江北大营守备司。

    四个师分别下辖三个模范步兵团,两个非模范步兵团(两种团队编制几乎相同,只是后者没有火器),两个骑兵营,两个团炮连(有12门3磅团炮)和一个辎重营,总兵力约14000人。其中两个骑兵营、两个团炮连都来自模范军的两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团。

    模范军的骑兵团依旧是两个,拢共三千二三百个骑兵。不过编制和装备上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这两个骑兵团都是“重骑兵”,而现在则被改成了一团重骑、一团轻骑。

    其中重骑兵是枪骑兵,配备了用铁皮拼接而成的简易板甲、明式的八瓣铁盔和臂甲。轻骑兵则是弓骑兵,同样配备了简易板甲和八瓣盔,但是为了方便在马背上开弓并且减轻重量,没有配备臂甲。马弓则选用了弓力在四五十斤间的开元弓。

    而模范炮兵团则在不断扩充当中,目前已经拥有了10个炮兵连,包括8个团炮连和2个红夷大炮连,总共装备了48门3磅团炮和8门12磅红夷大炮。

    现在四个新军师已经重新编组完成,正在江北大营南面靠近长江的空旷地面上演练师级作战阵型。几万人的队伍,组成了不知多少个连级队形,在长江边上展开、变化、移动,不时发出震天的欢呼声。看上去井井有条,而且极有气势。

    就在这时,军令卫指挥使李岩忽然接到了下面的参军递上来的塘报,展开一看,顿时颜色微变,然后就凑到了朱慈烺的身边。

    “太子殿下,中都留守司加急军报!”李岩低声道,“清军在长淮卫城附近大举渡淮了......”

    “大举渡淮?”朱慈烺问,“有多少人?”

    “有数万之众!”李岩道,“而且还有许多红夷大炮!”

    “许多红夷大炮?”

    “对,”李岩道,“据报,清军先在淮河北岸构筑炮台,再以火炮轰击南岸,封锁河道,掩护工匠搭建浮桥。浮桥建成后,又一边渡淮一边修建桥头堡......看来这一路清军打得非常小心,用得是步步为营的法子,和多铎在山东的打法差不多。”

    朱慈烺眉头微微一皱:“小心又如何?只要他们来了-->>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