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377章 多尔衮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抢救大明朝》 第377章 多尔衮生气了,后果很严重!(3/4)



    有了这些土豪劣绅的支持,吴三桂就算在西北站稳了脚跟,而且也有了东征的余力......

    而另一件让李自成忧心的则是八万大军在潼关前线的消耗过大,让大顺朝廷有点受不了了。

    因为三年免粮的政策还在执行,而大顺军这回又集结重兵于潼关,和清军打起了持久战。前线的八万大军只是战兵的数量,如果算上替大顺军转运粮草和修筑城池的民伕,需要李自成供养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另外,还有超过十万匹的各种大牲口也要李自成的朝廷想办法筹集草料。

    所以大顺朝的丞相牛金星这些日子都快愁死了......因为李自成到现在还想着什么得人心,什么仁者无敌啥的。所以不愿意在关中放弃三年不征的承诺!

    既然不征,那就只能用银子去买......而关中的土地本就贫瘠,又经过多年的干旱和战乱,粮价高昂。而且因为李自成的三年免粮政策扩大化后造成农民抗租赖账,使得关中的士绅和商人蒙受沉重打击,商业活动迅速萧条。原本覆盖陕西各地的陕商网络,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也就是说,牛金星拿着银子也很难买到粮食!

    李自成回到潼关城内的行宫中时,牛大丞相已经候了多时,看见李自成回来,就忙上去叩头。

    李自成打了个哈欠,挥挥手让他起身,看见牛金星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丞相,你咋来了?怎么哭丧着脸面?”

    “皇爷,”牛金星说,“臣已经尽力了,实在筹集不到粮草......如果再不开征,大军怕是维持不到下半年了。”

    李自成闻言陷入了沉默。

    “皇爷,”牛金星又道,“这些年关中的收成都不大好,又连年打仗,百姓都把粮食看得贵重,就是咱们出高价也不大愿意卖。而且卖了以后也没东西可买......”

    “怎么办?”李自成问。

    “皇爷,征粮吧!”牛金星道,“咱们少征一点,征个一百万石就足够了。”

    李自成叹了口气,“襄京、陨阳那边给将士们分了土地,关中现在又要开征......这样下去额们和朱家,和鞑子还有什么不一样?”

    “这.......”牛金星心说:可不是吗?您和朱慈烺、多尔衮本来就是一路货啊!

-->>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