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

《抢救大明朝》 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3/4)

、行军、射击和突击!

    训练和指挥的难度,比之过去传统的打法,其实是大大降低了。

    最低的要求,就如大沽口战役中郝摇旗麾下的火铳兵那样,列好队,把敌人放近了后,打一阵齐射,再集团冲锋即可。

    虽然不见得每次都能取得理想的战绩(大沽口那样的战绩是存着偶然性的),但是交换比总不会太差。

    所以朱慈烺抵达登州之后,就开始以中师前锋营为模板,训练更多的火铳协了。

    根据他的设想,以后克难新军陆军之中,就应该以火铳兵为主力,以骑兵、炮兵为协同,再辅以工兵和辎重兵,形成一个准近代模式的陆军。

    当然了,想法是很好的,不过现实也是很无奈的......首先是朱大太子的“近代陆军”没有足够的火铳,所以大部分的“火铳兵”还只能扛着长枪作为替代品。

    其次是炮兵迟迟没有办法建立,因为没有可用的野战炮,也没有合格的炮手——朱慈烺从北京带出来的炮手和汤若望的那些弟子,并不是合格的野战炮兵。

    最后,朱慈烺也没有合格的新式军官可用。无论是吴三辅、吴国勇、李若琏,还是流寇出身的郝摇旗和凤三,都不懂什么是“近代陆军”,朱慈烺自己也不懂。

    所以他们现在就只能训练部队排横队、纵队、听从命令假装开火、假装用上了刺刀的火铳打肉搏等简单的战术。

    除了以上这些,就是大量的体力训练和纪律整顿了!

    一日两操是少不了的,时不时还要进行夜间训练。打军棍、关禁闭的处分天天都有,军棍是公开执行的,保管打到哭爹喊娘!

    而朱慈烺每天都要在军营里面转上几个时辰,还会观看纪律执行。

    今天也不例外,吴襄、曹友义、吴三辅,还有毕酒城都会簇拥在他身后。

    一片哭爹喊娘声中,吴襄轻轻道:“千岁爷,是不是太严厉了?欲速则不达......”

    朱慈烺头也不回的冷冷道:“不是本宫急于求成,而是鞑子逼得太紧啊......你以为他们会安于北方半壁江山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的财赋都在东南!单靠北直隶、山西这点地盘,是养不起一个大清国的!”

    他顿了顿,又对吴三辅道:“等会吩咐挨揍兵丁的上官,一定要好生照看他们,要亲自替他-->>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