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司礼监》 > 第八百八十四章 集体讨阉

《司礼监》 第八百八十四章 集体讨阉(1/4)

    “你老汤胆子大,怎么着,我这三等伯爷就是无胆鼠辈了?”忻城伯赵世新也站了起来,他巴不得众家勋臣联手把那魏阉给剁了呢。

    “你们怎么说?”

    汤国祚盯着丰城侯李承祚、武进伯朱世恩他们。

    “我没什么好说的,听魏国公的就是。”丰城侯李承祚倒也爽快,他这一表态众勋臣便更加有底了。

    因为上任外守备、提督操江的就是前任丰城侯李环,也就是李承祚的父亲。

    李环为南都外守备十四年,在军中经营了不小的势力。三大营中不少军官都是打丰城侯府出来,亦或得了丰城侯提携的。

    这一点,现任外守备、提督操江的魏国公徐弘基最是清楚。可以说,在场勋戚们哪怕全部不同意,但只要丰城侯府愿意跟他魏国公干,出面帮他联络三大营的军官,那调兵这件事就是万无一失的了。

    “国公和侯爷们都干了,我这伯爷没理由不跟上……咱们南都这帮人本就是共进退,没什么说的,此事我参与了。”

    广宁伯刘嗣爵在掂量了此事份量后,决定参加。要不然,他的后梁骨都能叫南都城中的勋戚们戳穿。

    其他在场的勋戚们也纷纷表态,愿意参与讨阉之事。

    正如广宁伯刘嗣爵所说,南都勋臣基本都是开国功臣之后,而京师勋臣大多为靖难功臣之后,二者之间本就没有瓜葛,因而渐渐的就分道扬镳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局面也影响了大明朝的政局,开国功臣的影响力尽在南方,靖难功臣的影响力则在北京。

    而南都集中的开国功臣们对于江南士绅影响极大,这就使得以江南人士为主的东林党人士不得不在北京“奋斗”,对于南都则丝毫影响也没有。

    做为一个传承了两百多年的政治利益集团,南都勋戚可谓是一个鼻孔出气,如果刘嗣爵不参加这次的“一致对外”,则势必会被孤立,这对于他一个三等伯府而言,肯定不是好事。其余各家也是如此。

    一直光听不说的安远侯柳祚昌、成安伯郭祚永、平江伯陈治安、东宁伯焦梦熊等人也坐不住了,纷纷表态,愿共襄讨阉盛举。

    见各家达成一致,隆平侯张国彦笑了起来,道:“我自是没有意见。”

    “事不宜迟,既然大家伙都同意干了,那么就由魏国公给大伙定个章程-->>

猜您还喜欢看